「本質」是指某一對象或事物本身所必然固有的。從根本上,使該對象或事物,成為該對象或事物,否則該對象或事物就會失去其自身的特定屬性。 ------wiki
自文章的標題至結束將不考慮表述這是關於"什麼"的本質。「的」:形容詞詞尾,用於修飾名詞(此指本質)。若討論一個事件其純粹的本身之前,將之冠上形容詞;定位其類別;選定其位置;瞄準其通則,豈不弔軌。本質象徵著自身所具穿透的屬性,能夠影響外界的因素;而非外界視其所應當及所應做為。
第一次確切體驗到本質的狀態是在見證死亡的當下。
關於一隻八腳昆蟲的死亡,凌晨二時,在客廳與門廊之間。
掌心大小,八肢為身長三到四倍,其上帶有黑色小斑。通體膚色半透明。它渾身散發著專屬活體的氣息,無聲的表象挾帶著劇烈的感官充斥四周。那份窒息讓我選擇拾起克蟑,謀殺的動作本身不具任何意義,不過是個誘發反應的觸媒,啟動轉化的過程。
眼前的生命開始蛻變,具有恫嚇優勢的八隻長度急遽縮減,它們蜷縮。外觀原本盈盈水潤的體液也流失成一片死黑。它們在我面前中止代謝的頻率,拇指大小,了無生氣。
然而,他依舊是人們所稱的「蜘蛛」,實際上,這個樣貌的他們更符合大眾心目中的安全印象,源自於政治正確的百科圖鑑或活體標本。但對我而言,在接受觸媒(克蟑)之前的他們猶如天壤之別,一個擁有完備本質的個體;一個殘缺某部分本質的個體。然而,人們依然喜歡用「蜘蛛」稱呼它們,更甚 死/活 蜘蛛,但任何所指稱的名詞和形容狀的形容詞都不能全然表達其抽離的部分本質。因為人類習慣用文字去界定,畫下句點、掩蓋真實、模糊本質。
來到設計,在這裡我們不談"設計"的本質(因為個人認為"設計"這兩個字在現在的媒體潮流中根本跟"文青"一樣唬爛空洞),但我們可以討論一下"本質"之於設計。用洞悉本質的方法去解析設計理念的內容,可以粗略分為三個部分。
Concept 概念,概念象徵著設計物所具有的指稱性,每個設計物和藝術品都會有其想傳達或持有的觀點,它們可能傾向批評針砭;可能急欲溫暖人心。這團模糊的印象強烈而直接,未經修飾。以母親節海報為例,我們想傳達溫暖與感恩的情緒,而這就是最最粗略的概念
Content 內容,內容將你想傳達的概念具象化。鏈接設計者和使用者的有形特質。你用子宮的圖象傳達安穩及密不可分的聯繫;用愛心表示感恩。同一種概念中,有匠心獨運的內容,有被操到爛掉的內容。這部分端看你何如地蒐集資料、見多識廣。
Context 文本,文本指的是內容所傳達的所有情感依歸,他們源自於文化認同、符號學、心理學、時代背景、內容所觸發的本因和可能產出的結果。它是銜接所有使用者感知的橋梁,然而這也是所有自以為做設計的人做容易忽略和誤解的地方。
設計理念用 Concept Content Context 三者結合出某種順暢的敘事方式。如果我們僅僅用這三項本質檢核設計(在此的設計就是大家口說認為是設計的設計),將會是什麼情狀?
1.當故宮遇上alessi 合作而成的清宮系列:錯誤的content源自於無知或誤判的context 。
2.現正周末和簡單生活節最火紅的創意市集:毫無concept可言的concept(有些東西根本毫無立場,毫無指向性),膚淺表面的context (可愛、復古、街頭、然後呢?),手法一徑的content。
3.產設同學:我可以預想一個能夠容納跟紀錄環境全景的照相機嗎?:未經驗證的context (若所有表現方式都可以讓你親臨現場不受限制的話,我們幹嘛還要透過相機、影片、圖畫呈現,紀錄變成一種單純拷貝的過程,你無法取捨內容,便無法塑造其指向、心性所欲傳達)
4."The Blue" in The Devil Wears Prada:high fashion 中使用的blue 流至賣場成衣的blue。淺顯的concept 、賣弄的content、不知所云的context 。
上述情狀猶似4為最,很可悲地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設計系。似是而非的context 無關乎立場的 concept 認同感不足的content 。
「蜘蛛」在經歷死亡之前,它擁有一切完備且適恰的Concept、Content、Context及”經歷死亡之後剩下的本質”。經歷死亡之後的「蜘蛛」僅剩的便是實踐其本質的基本驅動程式,合乎自然的邏輯性,不違和科學的嚴謹。存有完備設計理念的設計猶如經歷死亡之前的蜘蛛,讓你覺得有存在感,得以相互感知,有能力give and take 的拋接過程。它存有靈魂、你所悉知的恐懼。死亡之後剩下的本質,象徵永遠都可待基因改造的機構體,象徵設計後期不斷改造及驗證的合理過程。當你見識過生命經歷死亡的蛻變後所顯露的本質之後,未來,你又將如何塑造你手下的生命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