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感」能傳遞出有溫度、貼近人心的且獨特的精神,透過手感創造感動,感動越真誠就能讓人有越深刻的體驗,決定了物件在消費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手感,是一種減法美學,是給人單純的幸福,是大量生產後的必然趨勢。手感經濟其實是一種感情經濟、感情效應。-陳俊良
今日,體驗消費較符號價值日益重要,手感商品具有高度原創性亦兼具美感,傳達的是一種感受。手感包含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不一定手工製作的產品才能稱為手感商品,強調的是萃取出對生活、對回憶、對情感美好印象的感動。
書中介紹了追求手感的前瞻趨勢、品牌以及具有工匠精神的設計人物,探討人們為什麼開始追求手感產品?附有人味的商品如何去創造?設計和生活主張息息相關,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舞台,要怎麼想辦法演一齣非常動人的戲曲?傳遞設計師手中的溫度和沉澱過後的想法,帶給人幸福和感動,打造金屬或塑膠的生命感,或許溫度是冰冷但透過記憶再冷冰冰的材質也能帶來溫暖。成功的品牌是真實自然的奢華,或許融上了傳統和現代,用說故事的方式打動人心。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活哲學和理念,對於生活入微的觀察、個人的生活經驗、主張和對做自己的熱情是每個創作者擁有的層面元素,透過設計表達他們在生活中得到的感動。
手感經濟,設計和商品為自己的設計打造一個動人且特別的故事能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說一個吸引人的好故事,是種行銷設計的方式,講求自然、獨特、創新、美感、感動,手感讓每一件設計、商品鮮明且具有生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